我是因為電視劇才翻出《何以》的原著來讀的,很好奇原著到底用了多麼美好的文字來形容這段感人肺腑的戀情。果然,名不虛傳,劇中大量的經典臺詞都是遵照原著。男主何以琛淡淡的一句,“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那個人出現過,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而我不願意將就。”只因為這一句,大批的善男信女直呼又相信愛情了。讀完整個故事,我最大的感觸是失去才知珍貴,相惜方能長久。


於友情而言,而立之年的我們已回不去兒時和小夥伴嬉戲打鬧的場面,才明白那時候的友情最為冰清玉潔;身邊的朋友來的來,走得走,相伴至今的閨蜜絕對是彼此都惺惺相惜的。於愛情而言,回不去的初戀無疑是多數人心中的最美,可想當初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得紅耳赤仿佛發生在昨天;而是與細心經營息息相關的,經營一段感情當然是需要花心思、投入精力的。


於工作而言,恨得咬牙切齒而毅然辭職的那份工作也會在與目前工作的對比中顯現出從未發現過的價值和優勢;那麼,如果不希望有一天不幸被淘汰後才嚎啕 大哭、悔不當初,請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工作機會,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在這個舞臺立足甚至是走上更大的舞臺。
 

近二十年前,我學英語時曾讀過一篇課文“the battle of the windmills”,選自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著名小說《堂吉訶德》第八章。主人公堂吉訶德迷戀於中世紀的騎士小說,沉湎於病態的幻想之中,以遊俠騎士的面目出現,主持正義,維護真理,鋤強扶弱,除暴安良,目標是改造不合理的社會,實現民主、自由和平等。他把磨房轉動的風車誤認為是邪惡強暴、三頭六臂的巨人,縱馬舉矛與之戰鬥,結果矛斷人傷。侍從桑喬幾次告訴他不是巨人,他都不聽,直到人都摔傷了,還說是魔法師把巨人變成了風車。

不久前與文友閒談,提到堂吉訶德與風車戰鬥,便將小說全文又看了一遍。或許人的閱歷不同了,再讀就生出許多感歎,倍覺《堂吉訶德》寓意深刻,難怪狄更斯、福樓拜、托爾斯泰等稱塞萬提斯為“現代小說之父”。現實生活中,人們常把脫離實際、沉湎幻想的人嘲笑為“堂吉訶德”。我認為還有不少另一類“堂吉訶德”,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最終目標,卻選錯了戰鬥對象,正與自認為是“巨人”其實是“風車”進行激烈的戰鬥,只不過各人心中的“巨人”目標有著不同含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常山趙子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